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综合报道

第一期湖北省历史文献重点修复项目暨湖北省藏珍贵佛经保护修复项目结项评审会在湖北省图书馆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06

8月5日,第一期湖北省历史文献重点修复项目暨湖北省藏珍贵佛经保护修复项目结项评审会在湖北省图书馆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总结项目成果、评估修复质量,为湖北省历史文献保护修复项目的持续推进奠定基础。

第一期湖北省历史文献修复项目于2023年3月立项,其中,湖北省图书馆申报的“元延二年(1315)建阳后山报恩万寿堂刻毗卢大藏经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修复项目”、谷城县图书馆申报的“明正德六年(1511)泥金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复项目”获批重点项目。2024年,在多方支持下,两部佛经的修复以“湖北省藏珍贵佛经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字节跳动公益联合开展的二期“古籍保护与利用公益项目”。历时两年的修复,两部珍贵佛经终以崭新姿态面貌呈现。

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原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王红蕾,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张金萍,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许彤受邀组成专家组参加评审。

湖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伟成,襄阳市谷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涂红波,谷城县图书馆馆长石本强,副馆长郑玉红等出席会议。

会上,刘伟成馆长介绍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近年开展“湖北省历史文献修复项目”的情况,回顾了从项目启动到推进过程中在工作体系建设、修复人才培养以及保护工作链条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并希望通过此次评审会,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质量与水平,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古籍文献部盛兰代表项目实施人员作了修复情况汇报。专家组现场查看修复后的两部经书,对修复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两部佛经在对古籍病害分析、修复技术选择以及修复流程规范等方面的系统操作都较为科学合理,在修复过程中的科研意识越来越强,并表示两个重点项目的实施是湖北省图书馆在古籍修复方面综合实力的体现。

本次结项评审会的召开,为湖北省历史文献修复项目的相关工作注入强劲动力。通过专家评审与指导,各立项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与重点。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将以此次评审为契机,充分发挥修复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湖北力量。

附件: